中外物流业

您的位置是:首页>贸易与投资>中外物流业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欧班列国际物流运输平台的构建

发表于:2019-03-28 15:07 作者:admin

王宏智  孙金俊   青岛农业大学

 

摘要: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政策支持下中欧班列经过近十年的快速发展,在各方面取得了重大的突破,已经形成了相对稳定的运营格局,但在发展中也遇到了许多的问题,本文通过对中欧班列的运行状况和现存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出四个需要解决的关键点即联动协调度低、货运市场不完善、货源稳定性较差、成本居高不下。以现有的国际组织、经济组织、合作组织为基础构建中欧班列国际物流运输平台,来应对中欧班列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以期通过中欧班列国际物流运输平台建立以中国为主导的国际贸易利益共同体,与沿线国家一起打造国际班列运输新模式。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缩写,20139月和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合作倡议。 “一带一路”利用古丝绸之路的历史象征,积极发展与沿途国家的经济伙伴关系,以建立政治互信,经济一体化,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中欧班列是沟通中国和欧洲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间的集装箱铁路国际联运列车,中欧班列已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中国与沿线国家经贸交流的重要载体。

随着中欧班列的快速发展,遇到的实际问题也越来越突出,诸如市场环境恶化、成本压力、通行效率制约、基础设施落后等等。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国际间货运平台建设的角度出发,建立一个协调国内外的中欧班列国际物流运输平台,期待通过平台的作用,将国内各个企业联系起来,完善国内市场,同时又将国外的沿线国家及组织联结到一起,提高它们的参与程度与参与积极性维护共同的利益,达到共商、共享、共建的目的,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一、 中欧班列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

(一)中欧班列现状

2011年3月从中国重庆到德国杜伊斯堡的集装箱货运列车的首次发车,标志着连接中国与欧洲各国的亚欧大陆新桥的开始建设。随后我国各地相继开通了发往欧洲各地的集装箱班列,中欧班列飞速发展,开行质量不断提升。截至2018年底,中欧班列共开行6300列,已形成西、中、东3条运输通道,国内开行城市达56个,到达欧洲15个国家49个城市,国际铁路联盟评估认为,到 2027年,中欧铁路运输总量最低将增至218,500TEU,最高将增至 371,000TEU。中欧班列已成为新时代联通亚欧大陆的重要物流通道之一,丰富了亚欧间经贸往来的国际物流体系,各年代表性的中欧班列开通运营情况如表1所示。

中欧班列开通运营现状

班列名称

起讫点

运行时间(天)

运输里程(公里)

首开时间

途经城市(个)

货物品种

渝新欧

 

14-16

11000

2011.3.19

11

IT 产品、机械设备等

汉新欧

 

14-16

10700

2012.10.21

11

电脑机箱、显示器等

 

蓉新欧

 

15

9965

2013.1.26

7

汽配、笔记本电脑等

义新欧

 

21

13052

2014.11.18

8

义乌小商品

 

沈满欧

 

12-14

11000

2015.10.30

6

建筑材料、电子配件等

天津—莫斯科

12

7600

2016.11.30

3

汽车发动机、家电等

大连—布拉迪斯拉发

15

10537

2017.10.27

4

机械配件和轻工业产品等

兖欧

18

10900

2018.8.3

4

服装、电子产品等

数据来源:根据国家工商总局、商务部、海关总署整理

(二)中欧班列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联动协调度低。运营协调机制是中欧班列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和基础,运营协调机制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国内市场的协调:首先,中欧班列的发展主要是依靠各地政府和运输企业,各个地区对中欧班列的规划主要针对的是当地经济和企业效益,具有一定区域性,对全国其它地区班列市场考虑不周,使得各省的政策支持和行业补贴存在巨大的差异,同行之间出现无序竞争,影响货运班列市场的发展。其次,在班列运行过程中各个部门的协调不一致,部门间的标准不统一,行政效率较低下。另一方面是国际市场的协调,中欧班列立足于国际运营,沿线国家之间政策、相关的货运手续以及相关利益协调显得尤为重要。由于中欧班列需要途经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白俄罗斯等国,这些国家都有自己的运输企业,这就造成了它们与中欧班列的发展形成了直接的竞争,如俄罗斯的第一亚欧大陆桥货运铁路线就与我国新亚欧大陆桥的建设存在竞争,使得我国的班列在俄罗斯境内受到了限制,不但没有相关的政策支持,而且在其通关口岸要接受极度严苛的检查,通关速度极大降低,影响了中欧班列在俄罗斯市场的拓展和国际物流的效率。并且自俄罗斯对欧盟实施反制裁措施以来,要求欧盟国家外商品过境运输的审批手续越来越复杂,造成中欧班列运行效率低下。

2.货运市场不完善。首先,由于缺少有效的规划和地方利益的驱使,使得各地的货源市场出现重叠,班列间运输线路辐射范围重叠。各班线所在地区不同所推出的支持政策也有所不同,各地区的班列运营依赖政府的政策补贴,对运价的制定出现了恶性竞争,个别企业甚至是不惜低于市场价招揽生意,使得政府和企业双双亏损,严重破坏了市场的正常秩序。同时不正常的低价还会导致对其他货运市场的冲击,如有些货物按照惯例是采用海运,但在政府补贴下的班列运输价格相对较低会导致海运客户的非市场性流失。其次,运营模式的不合理,地方化运输组织,严重的阻碍了我国统一对外的议价能力,铁路运营平台公司在货源承揽、箱源调配、全程服务等方面的经营能力仍有待大幅提升,在构建独立自主、统一经营的市场主体上还受到体制制约,在提质、降本、增效等方面的动力仍不充足。最后,中欧班列的服务创新能力,运营主体对服务的质量要求较低,托运人难以得到全面优质的服务。

3.货源稳定性较差。货源稳定性差是中欧班列运营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在世界经济持续低迷的大背景下我国的对外贸易受到极大的限制,我国的出口增速在低位徘徊,虽然班列运输相比海运在路程和时间上具有一定的优势,然而相对较高的货运价格让中欧班列不能够吸引到足够多的货源,特别是在地区间班列恶性竞争的情况下,更使得当地的货源不足以支撑起班列的常态化运营。目前,中欧贸易中我国的出口的产品的数量占到大部分,而从欧中各国进口的商品相对较少,这种不均衡的贸易结构严重的影响到中欧班列的回程货源。并且在出口的货物中多以轻工业产品、日用品、机械类产品、电子产品为主,这些产品的附加值较低,受经济波动的影响较大。

4.成本居高不下。一方面,回程空返问题严重,我国进出口产品结构的失衡,导致近一半的班列只能在回程中亏损运营,不能有效的控制运输成本。并且欧盟实行统一的货运运价率,这一货运运价率是独联体各国铁路运费的4倍多,是中国铁路运费的2倍多,运输成本很难降低。另一方面,班列运输的换装成本较高,我国与个别沿线国家的铁路标准的不一致,我国铁路是标准轨距,而哈萨克斯坦等国铁路为宽轨,两国在货运过程中由于铁路轨道不统一需要转运货物。甚至有些货物在运输途中需要两次换轨,拖延了整体货运时间,增加了运输成本。沿线有些国家运输装备整体比较落后,难以完成大规模装卸和转运的工作要求,运输的调度比较困难,致使中欧班列货物出现滞留现象,加大了运输成本的预算与支出。

三、中欧班列国际物流运输平台构建

(一)降低成本

中欧班列国际物流运输平台的目的是应对班列发展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协调各方利益冲突,营造健康的班列营运环境。针对成本高、通关效率低的问题,在平台建设中加入班列国际海关通关制度,同时通过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对加入平台的国家提供在中欧班列建设方面的优惠政策,签订统一的中欧班列运输通关协议,对运输的货物实行统一的货运标准,简化通关手续和通关流程,提高运输效率。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金融服务为联系手段打造共商、共建、共享的国际贸易运输海关新体系,降低中欧班列海关通关手续。对于轨距不同所造成的两次装卸换乘问题,可以依靠平台优势,对主要的装卸点用大数据提供的流量信息,以租赁的方式合理的配置装卸装备,并且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应对以中欧班列国际物流运输平台名义的相关融资提供优先政策鼓励其发展。各国的运输企业可以成立专项发展基金,为班列沿线的统一建设提供帮助,通过形成统一的规模优势,不仅降低平均运输成本,还可以形成利益的共同体。

(二)稳定货源

国际运输平台将中国进口博览会纳入到平台系统中会极大的增强中欧班列在回程方面的运输货源不稳定的问题,以中欧班列国际货运平台的名义与中国进口博览会的组织单位签订长期的合作协议,并给予适当的价格优惠,这样就拥有了一个长期稳定的货源,而中国进口博览会的组织单位将这些相关的优惠转让给参展合作商,既可以为博览会带来利益,又可以为参展商提供方便的物流服务,从而达到双赢。习总书记说过中国进口开放的大门打开就不会关闭,并且会越开越大,这就为班列运输在境外的货源稳定提供了必要条件。

(三)完善市场

平台中融入了中欧班列运输协调委员会,中欧班列运输协调委员会成立于20175, 是由铁路总公司倡议, 中铁集装箱运输有限责任公司与重庆、成都、郑州、武汉、苏州、义乌、西安等7家地方平台公司共同发起[12]。主要解决不合理竞争现象、市场重叠以及政府补贴利用不当等问题。这种集体自制的管理方式有利于依据货运的实际情况适应市场的发展,对促进资源的优势互补、营造健康有序的货运市场具有积极的引导作用。

(四)协调运输

中欧班列国际物流运输平台使参与运营主体形成一个利益共同体,以组织内部的协调机制来促进整个市场的协调,增强内外联动。中欧班列是沿线国家多式联运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多式联运让中欧班列国际物流运输平台可以适应更加多变的市场环境变化,增强运输主体与委托人的协调性,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并且它们对协调国际间的运输问题也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国际联运大数据体系的使用能有效加强国际间铁路运营商的信息交换,体系运行过程中实施全程监控使各环节高效衔接,对影响班列准点运行的事件及时发布提醒并启用备用路线,加强应急处理能力。

四、中欧班列国际物流运输平台构建实施路径

(一)信息大数据库建设

信息大数据库建设一般需要经历数据采集与存储、靶向数据处理分析、客户挖掘以及数据结果运用、完善数据库建设与深层数据处理4个基本建设过程。由于中欧班列国际物流运输平台所要联系的国家和处理事项比较多,因此信息大数据库主要收集各个参与的企业与经济组织在经营中的实际数据、班列运输过程前的运转数据、班列运输过程中的数据、班列运输过程后的数据、货运市场的相关数据(包括客户的偏好、市场的供需状况、价格的变动情况等)。建立这种大数据库服务,还能为以后中欧班列运输平台的再升级奠定基础,为中欧班列平台的市场长远发展进行分析预测、对货源市场的前景进行分析,帮助成员组织准确的把握市场的变化、最优化运输结构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由于中欧班列路线也存在不同程度的重叠问题,线路覆盖重复,造成物流成本的上升,运用信息大数据分析可以对运输线路进行优化。

(二)国际运输标准体系建设

国际运输标准体系建设主要通过对中欧班列沿线各国的运输标准进行深入研究,发现它们的共通点,以此为蓝本,将各个国家的标准进行仔细考量,制定出一种求同存异式的规则标准,将国际路桥贸易新规则作为国际运输标准的重点建设方向。国际运输标准体系的建设能为将来重新构建价值链提供了操作的可能性,有利于班列在进入其它国家境内时,减少对承运货物的重复检查或因标准不统一而造成的繁杂手续和流程,提高中欧班列的运行效率、降低运输成本。国际运输标准体系的建设是中欧班列国际物流运输平台走向国际化运营的关键一步,这种标准的统一不仅有利于国际结算而且可以增加国际运输平台的相关利益组织的联结程度,进而促进一带一路的建设。

(三)运输金融服务建设

中欧班列国际物流运输平台的建立与发展需要一整套金融服务体系与之配套。金融服务体系以亚洲基础设施建设银行为基础,重点建设三各方面即金融服务系统的总体建设、资金业务建设和保险业务建设。首先是金融系统的总体建设,充分利用亚投行的网络平台,拓展中欧班列国际运输平台的服务广度,积极的寻求各参与国的金融组织的加入来丰富运输平台的融资结构,提高抗击金融风险的能力;其次资金业务建设,这里主要涉及资金的使用问题,利用这些资金完善中欧班列运输中的基础设施建设和货物转运装卸的装备的升级换代。最后是保险业务的建设,通过运输金融服务建立中欧班列货运保险机制,以平台的影响力拓展金融服务的服务业务广度,让贸易伙伴得到更加适合中欧班列物流运输的保险服务。金融服务体系能够帮助中欧班列运输进行结算,对建立新路桥的国际贸易结算规则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四)市场与服务的优化

主要建设两个方面:一个是良性市场环境的建设,另一个就是客户服务优化。目前中欧班列之间存在争夺货源的不良竞争行为,因此建设与中欧班列发展相适应的良性市场环境有利于中欧班列平台走向国际化运营,具体包括:建立国际联运信息交换机制;加强与沿线国家铁路公司信息交换和对接;积极推进与国内海关、质检、港口的信息交换服务平台的建设实现货源数据的共享;提供货物实时信息的查询,提升客户体验等措施。另外就是客户服务优化,具体来说就是以中欧班列沿线国家业务客户为对象,运用大数进行分析,针对不同地区的客户制定与之对应的服务方案,对中欧班列的客户提供立体的全方位的服务,促进不同地区间的交流与贸易往来,使沿线国家能从中欧班列国际物流运输平台跨境运输中获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