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贸易

您的位置是:首页>贸易与投资>服务贸易

新时代中国会展产业对出口贸易的影响分析

发表于:2019-08-14 16:04 作者:admin

黄运鑫 陕西职业技术学院

 

摘要: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需要对产业结构进行持续的优化升级。作为商品流通的服务产业,会展产业如今已成为推动国家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随着改革开放的持续进行,会展产业已经成为国内极具活力的现代服务产业。作为世贸组织成员国,中国的出口贸易的体量在逐年增大,并于2018年继续保持了全球货物贸易的第一大国地位,但同时也需要对出口产品结构进行优化和调整。作文国际贸易行业里的创新制度,会展产业会且将持续会对中国的出口贸易构成长远的影响。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下,国内的会展产业也在朝着国际化的方向迈进。


自会展产业被我国纳入“十一五”发展规划以来,有力推动了中国外贸出口企业品牌推广、产业营销、企业文化形象的树立等,促进了我国与世界各国的经贸往来。会展产业为出口贸易的商业谈判、高新技术引进和转让等营造了良好的条件,而出口贸易总量的提高又反过来推动会展产业的发展,从而构成相辅相成的良性循环,会展产业的理论研究在国内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理论方面的研究成果较少,仍需要加深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探究会展产业对出口贸易的影响路径,从而为国内会展产业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提高会展产业的经济效益和影响力。

一、新时代中国会展产业的发展现状

(一) 总体发展形势

20152018年的四年里,国内各类展览数量和展览面积呈现出快速增长趋势。由图1可见,展览面积的增长速度高于展览项目的增长速度,展会项目规模持续扩大,行业效益呈良好增长态势。

随着国内各类展览数量和展览面积的快速增长,会展产业所带来的经济产值也在大幅度提高。

(二)会展经济带发展形势

目前,我国会展产业已初步形成以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东北和中西部五大会展经济带,协同会展中心城市构成了协调配合、梯次分明的会展经济带发展形势。

以北京、天津、廊坊等城市为主的环渤海会展经济带,有着起步早、展览规模大而多、国际化层次高、品牌影响力高等特点。由表1可知,2018年度,环渤海会展经济共举行展览场数431场,展览总面积计1521.6万平方米,北京位列经济带之首先。

12018年环渤海展经济带举办展会统计(来源:中国展览经济发展报告2018

 

北京

天津

河北

总计

展览数量(场)

277

37

117

431

展览面积(万平方米)

848.9

129.7

543

1521.6

以上海、南京、杭州、苏州等城市地区为主的长三角会展经济带,有着政府支持力度大、起点高、产业规划合理、贸易性强等特点。由表2可知,2018年度,仅上海、浙江和江苏的展览场次就达1196,展览总面积3838.7万平方米,整体表现突出。其中以“义博会”为代表的轻工产品贸易类会展,带动了义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经济的国际化,有力提升了义乌的城市服务水平。

22018年长三角展会经济带举办展会统计(来源:中国展览经济发展报告2018

 

上海

浙江

江苏

总计

展览数量(场)

741

192

263

1196

展览面积(万平方米)

2670.6

535.1

633.0

3838.7

以广州、深圳、珠海、厦门等城市地区为主的珠三角会展经济带,有着现代化和国际化水平高、产业结构特色明前、会展经济区域分布密集的特点。以广交会为代表品牌的大型产品贸易类会展,为广州树立起了国际性城市地位和影响,直接带动了珠三角区域的产业优化升级和出口贸易形势,使得广州及广东省的出口贸易总额一直位居全国前列。由表3可知,2018年度,仅广东省展览就达505场次,展览总面积2727.82万平方米,发展势头良好。

3:2018年珠三角会展经济带举办展会统计(来源:中国展览经济发展报告2018

 

广东

福建

海南

总计

展览数量(场)

505

75

30

610

展览面积(万平方米)

2727.82

269.2

92.52

3089.54

以大连、沈阳、长春等城市地区为主的东北会展经济带,凭借着东北工业制造基地的优势,以及地处东北亚的地域优势,出现了以大连服装展、长春汽博会等展会品牌。由表4可知,2018年度,辽宁省展览场次就达176,展览总面积403.3万平方米,在东北会展经济带中居首位,有力带动了整个经济带会展产业的发展。

42018年东北会展经济带举办展会统计(来源:中国展览经济发展报告2018

 

黑龙江

吉林

辽宁

内蒙古

总计

展览数量(场)

51

100

176

28

355

展览面积(万平方米)

139.9

257.8

403.3

81.1

882.1

以武汉、成都、重庆、西安等城市为中心的中西部会展经济带,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形成以重庆的高交会、成都的西部国际展览会等品牌展会。由表5可知,2018年度,该经济带的展览场次就达406,展览总面积1500.6万平方米,其中四川以112场次展览,502.4万平方米展览面积位居首位。

52018年中西部会展经济带举办展会统计(来源:中国展览经济发展报告2018

 

四川

重庆

陕西

湖北

青海

宁夏

甘肃

新疆

总计

展览数量(场)

112

68

77

84

3

19

14

29

406

展览面积(万平方米)

502.4

240.3

303.8

287.2

7

35.5

50.5

73.9

1500.6

二、中国会展产业对出口贸易的影响分析

(一)对出口贸易结构的影响

出口贸易结构主要指的是某一个时间段内的出口贸易的组成情况,具体指各种种类的商品在在某段时间内货物贸易的构成和占比情况,体现出国家商品出口的综合构成要素。由于出口贸易中存在着种类繁多的出口商品,初级产品和制成品在其中占据着不同的比例,可体现出出口国家在全球经济贸易结构中的地位。出口贸易的商品构成情况能够反映出某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水平、产业分布、出口产品竞争情况等实力。由于出口贸易结构同国家经济增长之间有着正向的关系,通过对出口贸易结构的持续优化以及相关产业发展的调整,可提高国家在国际贸易竞争中的优势,夯实国家经济持续增长的基础。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有着丰富的劳动力资本,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上有着天然的优势,但由于经济的粗放型高增长,没能给出口贸易结构带来优化和调整。随着外资企业的大量涌入,各种高新产业技术的进口路径越来越多,高新技术扩散的速度也逐渐尽快。在这种背景形势下,我国的制造业必须要对产业结构进行转型升级,加快技术积累,提高我国知识密集型产品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优势。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劳动力成本底下,使得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品有着较高的生产成本优势,并在出口贸易结构中占据优势地位。但是,这种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使得我国长期处于国际分工的低端层面,出口贸易的经济利润较低。所以,通过各种高科技会展的举办,有助于知识密集型产品的研发和出口。近些年来,国内多个城市都陆续举办了以展示和引进高新技术产业为主题的会展,调动了外贸出口企业进行转型升级、技术革新的积极性。通过会展产业的发展,不但能够给各个参展商的发展决策带来影响,还能够对国内的出口贸易结构的优化和升级带来直接影响。在新时代形势下,以高新技术商品和尖端科研成果为主的会展在国内大量涌现,为我国出口贸易商品的技术革新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会展产业的信息聚集作用,各国的高新技术创新成果能够在这一平台得到充分的展示,从而促进了各国企业高新技术的持续研发。各个参展商企业通过会展平台来展示自身的创新成果,使得会展产业成为出口贸易双方进行信息成果交流的平台,为共同研发高精尖技术提供了可能。拥有技术研发优势的各国参展商,可在会展上推广企业的创新产品,实现高新技术的扩散,并同其他参展商建立起合作联系,为共同开拓国际贸易市场而进行技术研发方面的合作。对于观展商而言,可能够通过高新技术会展的举办,学习和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拓宽自身技术革新的渠道,从而优化我国的出口贸易结构,提升出口产品的科技含量。

(二)对出口贸易规模的影响

2018年,国际贸易虽然呈现出形势多变的态势,但我国的出口贸易发展势头良好。国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出口产业结构转型的利好政策,这对于我国出口贸易的规模增长带来了积极的作用。近些年来,世界经济发展低迷、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各类贸易争端也在不断增加,使得我国纺织业、服装业等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出口贸易受挫严重,出口贸易形势严峻。随着“一带一路”建设进入加速阶段,“一带一路”沿线及周边国家参展办展的数量稳步增长。我国76个组展单位在33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共组织参加和举办了718项展览,占全年参办展总数量的42.9%,为我国全年出口贸易总额的增长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新经济时代的背景下,会展经济已经成为推动我国出口贸易繁荣的重要动力,为国际经贸往来提供了资源整合的平台。通过跨国家、跨产业和跨市场的综合要素整合,极大的拓展了出口贸易的产品类别,把各个国家的采购商都吸引过来,使得我国的出口贸易目的国成呈现多元化主体的趋势。随着参加我国国际性会展的国家和贸易商数量的增加,我国会展产业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也在逐渐增大,为我国出口贸易规模的扩大提供助力。

(三)对出口贸易成本的影响

通过会展产业的聚焦效应,出口贸易市场上的供应商、贸易商和分销商在成本、信息、服务等各方面进行充分的交流,建立起多方的合作和共享机制,减少了市场合作的交易成本。作为贸易双方共同开拓市场的方式,会展产业起到了优化信息组合和对接的作用,使得我国的出口贸易商能够发挥本社的优势来赢得企业发展的机会,提高了企业的经营效益。通过专业性会展来开展贸易合作,其本身就是一种良好的国际贸易制度,这是因为会展产业能够极大的降低贸易双方的交易成本。 

三、会展产业促进贸易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地区差异明显,分布不均衡

由于受城市发展水平、社会经济发展质量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中国的各个省市地区大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地区差异,身为新兴产业的会展产业也不例外。根据贸促会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共举办会展场次共3793场,展览总面积约达12949.2万平方米,其中排名前十的省和直辖市会展数量全国占比77.27%,展览总面积全国占比79.12%

 

62018年全国各省(区、市)展览数量和展览面积统计(根据中国国际贸促会数据整理)

序号

//

展览数量(场)

展览数量全国占比(%

展览面积(平方米)

展览面积全国占比(%

1

广东

505

13.31

27278243

21.07

2

上海

741

19.54

26706185

20.62

3

山东

360

9.49

9893596

7.64

4

北京

277

7.30

8489141

6.56

5

江苏

263

6.93

6329800

4.89

6

河北

117

3.08

5249928

4.05

7

浙江

192

5.06

5351212

4.13

8

四川

112

2.95

5024461

3.88

9

河南

188

4.96

4093860

3.16

10

辽宁

176

4.64

4033000

3.11

2018年的展览数量和展览面积等数据上,可以看出我国会展产业地区差异性比较明显,主要集中在华北、华东和华南地区,而其他地区的会展产业发展相对落后。从地区展馆的分布也有着较大的差异,会展业的中级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区域,中西部地区则只有少量城市上榜,整体分布比较分散。东南沿海等省市凭借着较为优越的社会经济和地理位置,会展经济水平较高。由于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限制,中西部地区在会展经济方面则发展较为缓慢。总体而言,我国的会展产业在区域分布和展览规模方面差异明显,也因此造成会展产业收益结构的失衡。

(二)缺失全国性行业组织,自律性有待提高

    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各个行业就会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逐渐形成各种形式的协会组织,在促进本行业发展、协同国家的宏观调控和政府的监管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除了关注于国内外的业内动态,协调业内企业关系,还能够和国际性的行业组织保持良好合作关系。由于会展产业在我国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虽然增长速度明显,但却有着无序性和盲目性等问题,缺少全国性的行业组织。同时,政府在宏观调控方面也有所欠缺,虽然对会展产业实行分类分级的审批管理制度,但缺少统一的监督和管理部门。当前,我国一些城市虽成立了地区性质的会展协会,但全国性的行业组织还没组建。由此可见,我国会展产业在业内自律和协调方面还存在较大的成长空间。另外,由于业内自律体系规范不够健全,业内服务标准也不够统一,难以适应我国会展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以至于会展侵权、市场秩序紊乱等问题时有发生,给我国会展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带来不利影响。

(三)参与国际化程度低,对外竞争力不强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各个国家之间的联系也日益增强。相对于国外会展经济发达国家,我国会展产业规模较低,缺乏国际性的会展品牌,大多数展览规模较小、功能单一,许多地区的展馆无法满足举办国际展览的要求。随着多年的发展,我国会展产业已形成以北、上、广为中心的会展区域,但会展规模效应不足、国际化程度不高、国际影响力有限。许多展览的影响力仍局限于有限的地区,综合经济效益不高,市场竞争力低。

(四)会展质量较低,会展文化内涵待提升

     在我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粗放式的经济发展方式有着相当大的比重,通过高投入、高消耗来拉动经济的快速增长,但却往往造成后继乏力等问题。同样的问题也出现在会展产业的发展上,这主要是因为行业竞争和开放程度较低所造成的。近些年来,我国每年的办展数量上升趋势明显,据贸促会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共举办了3793场会展,展览总面积达12949.2万平方米。但严格来讲,高质量、高层次的展览占比很少,会展活动缺少文化的支撑,存在重复办展、展览层次较低、创新性不足等问题,仅在数量上有一定优势,而不是一个拥有国际影响力品牌的“展览强国”。

 四、新时代中国会展产业促进出口贸易的策略

2018年,国际经济形式错综复杂,世界经贸规则也在不断调整,但全球经济一体化仍然是发展的主要趋势。在新时代的背景形势下,会展业的世界市场规模也在稳步增长。,中国的会展业取得了快速的发展,各级政府加大了对展览工作的重视力度,企业参展的热情在不断提高,跨国交流活动日益频繁。如今,会展产业已经成为我国开放型市场经济体系的重要平台。为了更好的发展会展产业,增强我国会展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特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实施宏观调控,统筹解决地区发展平平衡

在新时代的背景形势下,中国会展产业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处于初级发展的阶段。从世界会展产业发达国家的历史经历来讲,政府应当以合理手段介入会展产业的发展初期,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模式,会其市场化发展打下基础。当中国会展产业步入发展成熟阶段后,政府要减少直接干预和管理的手段,强化宏观调控和公共服务职能,健全会展行业协会制度,通过企业及行业协会的协调作用,使会展产业步入市场化的良性发展阶段,从而更为有效的配置会展资源。基于产业集聚理论和增长极理论的研究发现,会展产业对区域经济的合理布局、市场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构建产业竞争优势有着积极的意义。良好的会展经济能够带来经济集聚和辐射效应,能够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点和增长极。因此,对会展产业发展不平衡问题要进行统筹解决,加快产业结构的合理布局,促进会展产业有序发展,是会展产业应对新时代挑战的重要保障之一,

首先,作为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地区,东部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质量都高于中西部地区。北、上、广等会展城市已经形成了有着本土特色的展览品牌,基本赶上会展发达国家水准,杭州、博鳌等会展城市也应时而生。东部地区应当在此基础上,大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精品会展形象,走可持续的品牌发展道路,紧紧跟随或超过会展发达国家的前进步伐。

其次,中部地区的郑州、武汉等会展城市的行业规模和发展水平虽处于快速上升阶段,但发展的层次和水平仍和其在全国经济结构中的地位不够匹配。中部地区的会展产业应充分吸取东部会展产业的发展经验,发挥连接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地区承接作用。根据中部地区会展产业的具体发展情况,加强区域内各个省市会展产业的内部协调和沟通,加强区域会展经济的合作和融合,齐心协力共同推进中部地区会展产业的崛起战略。另外,政府要加大对会展产业的扶持力度,加大专业性会展人才的培养,鼓励知名会展企业联同科教实力雄厚的高校联合培养技能型的会展人才。

最后,受思想观念相对保守,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的限制,西部地区会展产业发展缓慢,专业技能型人才缺乏,会展经济效应不明显。同时,会展产业存在规模小、影响力低、展馆数量和展馆面积小、展会综合竞争力低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西部地区应当建立起服务城市的会展产业发展理念,加大政府在政策、资金和人才能方面的政策扶持力度。加强会展机制的创新和发展,吸引专业型、技能型人才的加入,建立起系统化的职业培训体系,通过先进会展服务理念的指导,促进地区会展产业的健康发展。

(二)构建会展协会,开展区域合作

通过产业聚集和开放经济的结合,会展产业的规模经济能够提升地区产业的比较优势,促进国际贸易规模的增长。依托于国内市场的集聚功能,会展行业能够提升国内会展城市的对外开放程度,并通过产业带动效应为辐射区域的商业贸易提供拓展的平台,从会展业发达国家的历史发展情况来看,产业成熟度越高,行业协会越能发挥出促进行业发展和行业自律的积极作用。通过会展行业标准规范的制定,政府也能够对会展经济进行合理的干预和调节,并避免政府越位等情况的出现;通过地区性会展协会的组建,能够更好的引导会展产业在区域性合作和市场化运作。从省市层面上来讲,市政府会展管理办公室和产业协会主要负责会展产业的管理,并通过审批和评估来实现对会展市场的监督和管理。同时,在地方性会展协会的基础上,应积极构建全国性的会展协会,以便能对国内会展行业的发展进行统一的管理,促进会展人才的合理流动。

(三)规范市场秩序,发挥政府和市场的协调作用

 根据贸促会数据显示,国内会展城市每年的办展数量众多,但多数存在管理不规范、形式散乱和服务水平较低的问题。为了提升会展行业的办展质量,规范产业市场秩序,政府应健全会展行业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市场化体制,在会展协会的协调监督下,构建稳定、健康、高校的市场化运作环境,减少无序办展等市场低效行为,以建立有序的会展市场秩序,提升中国会展的国际地位和市场信誉。在新时代的发展环境下。要遵守市场是决定资源配置的一般规律,正确处理政府主导和市场作用之间的关系。首先,政府要转变自身职能,在会展产业发展中更多的担负起服务和管理的职能,为会展产业提供充足的展览场馆和配套基础设施。通过对会展服务环境的优化,优质服务平台的建立,办展效率的提高,餐饮住宿、交通物流等服务水平的提高等等措施,建立起权威领导部门,统筹协调会展中遇到的问题,为会展活动的有序开展提供更好的服务保障。其次,要让会展产业的发展融入到市场化的进程中,使其能够在充分开放、合理竞争的市场竞争中快速成长。随着国内会展行政审批的逐步取消,会展的市场化和专业化水平日益提高,多方协同办展的模式也从东部地区逐渐渗入到中西部地区,这充分体现了简政放权、让市场在会展产业发展中发挥其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为会展产业的发展创造更加公平合理的市场竞争秩序。 

(四)打造会展集团,实施品牌国际化进程

通过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展览,发挥会展的营销功能,促进会展产业与一般产业的融合,加快产业集聚,从而有力提升所在地区和相关产业的影响力。同时,

会展企业要做好“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配套建设,可在“一带一路”沿线各国设置办事处,以了解和适应国外消费者的特定要求。可通过刊登国外广告、新闻发布会等形式,在海外招展,积极塑造我国会展产业的国际形象,鼓励国内品牌展览到国外参展、办展。通过国际性的会展产业,为各个国家进行世界范围的经贸合作提供了便利。各个国家的贸易商在会展产业的平台上,进行世界范围的贸易合作与竞争。会展产业在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已经较为成熟,其发展的速度由于市场饱和而趋于减缓。对于劳动力资源丰富、技术要素相对薄弱的中国来讲,会展产业还是一个新型的服务产业,政府的各项支持和配套政策措施及服务还位于持续加强的阶段。通过与国际会展企业的交流和合作,国内会展产业能够获得更多的资本支持和管理经验,而我国也能为国外会展企业提供大量的客户资源,从而实现合作共赢的局面。

(五)打造会展品牌,营造具有贸易效应的会展文化

当前,中国会展产业的主导形式仍是专业性的贸易会展。通过大型国际性会展的举办,吸引国外企业前来采购,以提高对外贸易规模。因此,要充分发挥会展产业的营销宣传作用,构建良好的会展营销体系,以提高会展品牌的贸易功能和国际竞争力,可组织营销团队到国外展开会展营销,通过刊登宣传信息、赞助国际活动等形式,吸引众多的国际贸易商前来参展和观展,提高国际参展和观展企业的数量和质量,提升会展品牌的知名度,为国内出口企业提供贸易信息的支持。

对于贸易型的专业会展而言,要建立起互利共赢的会展文化,确保国内外参展、观展企业的合作共赢,以增强我国在国际会展行业中的知名度和信誉度;通过会展产业文化的营造,国内展览企业也能够突破国家文化的差异化束缚,实现与各国贸易伙伴的文化交流和融合;要加强会展产业文化的内涵深度,推动我国会展文化理念在国际市场上的传播,通过文化交流来推动会展产业的持续发展;通过会展产业文化氛围,各国的贸易伙伴能够更多的认识到我国的文化内涵和各个地区的文化特色,从而培育出范围更加广阔的贸易合作群体,向世界展现我国市场的经济实力。因此,要积极营造良好的会展文化,通过这种文化软性优势来促进我国会展产业和国际同行的良好互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