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市场

您的位置是:首页>外贸进出口业务>国内外市场

我国快递企业开辟东南亚市场的现状与反思

发表于:2019-05-28 16:18 作者:admin

杨 清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


摘 要  东南亚是目前国际快递企业尚未形成垄断优势的地区。近两年,随着经济的蓬勃发展以及电子商务的快速兴起,东南亚成为我国快递企业开辟海外市场的热土。我国10多家快递企业采取多种方式在东南亚建立了海外仓和经营网点,投资总额超过100亿美元。然而,国内快递企业在东南亚过快扩张导致的市场竞争力不强、运营模式乏力、终端渠道不畅等弊端逐步显现,这种现象当引起业界警醒与反思。我国快递企业应当在业务开发、优化运营模式、推行共享仓配等方面采取相应措施,以便在东南亚更好更快的发展。

按照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一个国家的国际物流水平与其对外贸易规模遥相呼应。纵观世界四大著名快递巨头的发展历史,美国联合快递(UPS)和联邦快递(Fedex)、德国敦豪(DHL)、日本雅玛多(Yamato)无不与其所在国家的对外贸易扩张齐头并进。全球化电子商务推动了全球产业整合和供应链重构,中国快递业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根据国家邮政局统计,2018年我国快递总量突破500亿件,营业收入接近6040亿元,超过美国、日本、欧洲几大经济发达体的总和。随着中国对外经贸体量的不断增长,必将催生与之相适应的快递巨头。近两年,以顺丰、京东、阿里为代表的快递企业争相摩拳擦掌,开辟海外市场。而被认为是全球快递市场最有发展潜力却尚未被国际快递企业垄断的东南亚,成为了众多快递企业跑马圈地,抢占先机的热土。然而,时间是证明企业决策成效的利器,国内快递企业过快境外扩张导致的弊端逐步显现,这种现象当引起业界警醒与反思,以便推动我国更多的快递企业“走得出、行得稳”。

一、我国快递企业开辟东南亚市场的现状

我国快递企业综合权衡自身特点、东南亚国家的实际情况、拟合作企业的诉求后,大多采取整合并购、投资融资、自建物流网络的模式在东南亚市场开疆辟土。目前,到东南亚开展业务的中国快递企业共11家,联建和自建海外仓、物流网点2000多个,总投资超过100亿美元。

(一)整合并购进入东南亚市场

   快递是一个资源要素集中,配置资源费时费力的行业。并购国外龙头物流企业,整合双方优质资源,可以省略开拓市场的繁文缛节,取得事半功倍快速占领对方市场的效果。20175月,阿里巴巴筹资20亿美元收购东南亚最大电商Lazada 83%的股份,利用Lazada电商平台资源,开展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及越南的跨境电商快递业务。同月,圆通速递花费10.41亿港元收购先达国际物流有限公司61.87%的股份,成功对其控股,利用先达国际的物流线路和网点资源新加坡、泰国、越南开展多式联运,海外仓配等业务。201810月,顺丰出资55亿元收购德国敦豪在香港和北京的业务,整合敦豪的物流网络资源,在新加坡、泰国、印度尼西亚提供供应链服务。

(二)投资融资开展东南亚业务

利用投资融资方式,可以充分利用对方本土物流网络资源,快速建立政府、客户关系,有效规避市场障碍,实现弯道超车。2017年9月,京东投资5亿美元与泰国最大的电商企业Central Group CoLtdProvident Capital分别成立两家合资公司,向泰国消费者提供电子商务服务。2017年8月,京东向印尼商务企业GO-JEK投资1亿美元,20186月,京东对印尼电商物流平台Shadowfax进行了2500万美元的投资,与合作企业联合开展电商业务。2018年1月,京东为越南电商企业Tiki融资5000万美元,成为其最大股东。2017年8月,阿里巴巴为印尼电商企业Tokopedia 融资11亿美元,与其合作开展跨境电商业务。2019年3月,顺丰出资400万美元,入股缅甸物流公司KOSPALimited,获得该公司25%的股权,开展该国的快递和跨境物流业务。

(三)自建物流网络独立运营东南亚业务

对于发展潜力广阔,经营收入增长明显,地理位置非常重要的物流节点地区,可以采取自建海外仓和物流配送网点的方式,依靠自建网络资源开展业务。自建物流网络虽然投资大、耗时长、见效慢,但能不折不扣贯彻执行企业经营理念,增加货物投递的时效性,保障企业长远经济利益。目前,京东在东南亚的泰国曼谷、印尼的7个大型城市建立了海外仓,构建了较为完善的大件、中小件、跨境货物投递物流网络,在部分地区可以实现“当天下单,当天收货”;菜鸟在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越南、菲律宾等国家建立了物流仓库,实现海外采购,属地配送;百世快递在泰国采取“自建分拨中心与末端网络加盟”的方式,已经建成4个运营中心,71个城市网点,500多个门店的物流网络;中通快递在柬埔寨自建了面积6600平方米,每天中转5万票的分拨中心,运营能力辐射柬埔寨及周边国家。

二、我国快递企业开辟东南亚市场的机遇

(一)填补东南亚供应链缺口

最近几年,东南亚毫无疑问是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2018年,东南亚GDP总量达到2.9万亿美元,同比增长4.9%,中国与东南亚贸易达5878.7亿美元,增长比例高达14.1%,超过中国对外贸易平均增长速度。东南亚人口总数6.3亿,其中适龄劳动力人口占比60%。巨大的经济增长潜力、庞大的消费市场及劳动力优势使其成为全球制造业投资的圣地。截止20194月,世界500 强企业如三星、LG、英特尔、富士康等均已在东南亚投资设厂,我国1000多家纺织、服装、玩具等企业也纷纷将制造业务重点转移到东南亚。一个制造企业完整的供应链条包括全球采购、本土生产,海内外销售,这需要与之配套的全新供应链服务能力。世界制造业向东南亚迁移拉长了客户供应链距离,造成了东南亚供应链缺口,为我国快递企业带来了远赴东南亚参与客户供应链管理,获取更多的市场份额的契机。

(二)抢占东南亚跨境电商先进机

2018年东南亚电子商务营收达到720亿美元,2025年,东南亚电子商务市场预计将急剧增加到1020亿美元,每一个东南亚国家的电子商务市场总额都将突破50亿美元。据统计,东南亚网民数量接近3.9亿人,90%的用户使用智能手机上网,在线时间平均每天接近5小时,远超过世界上其他国家,这为东南亚广泛开展电子商务业务创造了坚实的基础。东南亚最负盛名的电子商务运营商只有LazadaShopeeTokopedia三家,电子商务尚处于“原始期”的卖方市场,快递企业只承担运输,不负责上门投递与揽收,客户在快递网点门前大排长龙等候的现象比比皆是。从电商平台的繁昌盛,延伸至快递企业的相继崛起,是一个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的必然趋势。东南亚这种情况与中国电商和快递同步高速发展的“黄金十年”极其相似。东南亚与中国一衣带水,我国快递企业对东南亚情况比较熟悉,东南亚蓬勃发展的电子商务与快递企业发展的相对滞后,为我国快递企业近水楼台开辟东南亚市场,抢占东南亚跨境电商业务先机创造了无限商机。

(三)顺应快递企业“走出去”国家政策

我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触发了我国对外贸易和制造业新一轮增长契机,推动了快递企业“走出去”步伐。2018年,我国进出口总值达到30万亿元,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总额达8.37万亿元,增长13.3%。而东南亚作为“一带一路”最为重要的节点,我国对其进出口增长11.2%。为更好的服务“一带一路”,助力我国快递企业“走出去”,我国政府顺势而为,在政策层面,出台了若干鼓励快递企业开展国际业务的政策。我国《快递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要求“鼓励重点快递企业构建覆盖‘一带一路’、面向全球的跨境寄递网络”。2018年,在全国邮政管理工作会议上,国家邮政局指出;支持有条件的企业海外扩展业务,形成国际竞争优势,提高我国快递品牌的世界竞争力。20191月的邮政工作会议上,国家邮政局提出;引导快递企业开展国际合作,构建面向全球的跨境寄递网络,鼓励快递企业融入全球供应链,服务中国“智造”。

三、我国快递企业开辟东南亚市场出现的问题及反思

(一)经济实力欠缺难以抗衡国际快递巨头

毋庸置疑,中国是快递大国却不是快递强国,当下,能够与国际快递巨头分庭抗礼的国内快递企业仍然是凤毛麟角。目前,国际快递巨头DHLUPSFedEx已经陆续在东南亚开展业务,因其初来乍到而尚未形成市场竞争优势,但这些知名快递公司具有强大的业务整合能力和成熟的企业管理经验,一旦站稳脚跟,将对我国快递企业造成不可忽视的杀伤力。我国快递企业在东南亚尚处于拓展市场,薄利经营阶段,以快递2.5kg的小件为例,除顺丰将单件定价在1215美元区间外,其他快递企业的单件定价大多位于810美元的低价区间,而外资快递企业的平均单件定价为2840美元,国内快递企业不能望其项背。2018年,DHLUPSFedEx三大快递巨头以超过600亿美元的营业收入牢牢把持世界前三的位置,我国排名第一的顺丰才130多亿美元。

(二)运营模式乏力暗存企业经营风险

正所谓“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经过近两年的实践,我国快递企业在国内屡试不爽的整合并购、投资融资的扩张模式在东南亚却未能取得理想的效果。整合并购国外企业后,如何将本企业经营理念和企业文化融入到对方企业中,促使双方产生化学反应,一直是业界难以化解的难题,而这又恰好是投资企业十分关注的问题。东南亚国家的风俗习惯与我国差异较大,和我国快递企业的管理方式产生冲突,拖累企业整体效率。如阿里巴巴控股Lazada后,由于当部分员工不愿意加班,延长了货物送达的时效,影响了企业的社会声誉。投资融资则涉及到企业最终的控制权和决策权问题,稍有不慎,投资方的利益将损失殆尽。我国一些快递企业在投融资东南亚物流行业时,对东南亚国家法律法规分析不透彻,对投融资对象的控制权和决策权未作明确规划,增加了企业未来的经营风险。

(三)终端渠道不畅降低企业运营效率

长久以来,在境外设立海外仓,自建物流网络,开展自营或者自营与加盟相结合物流业务,这是业界长盛不衰加以赞许的方式,但这种方式在东南亚也出现了短时期水土不服的现象。如京东在泰国曼谷、印尼建立海外仓,原本希望通过境外采购、自建仓库仓储、就近配货的轻车熟路模式,提高配送的便捷性,增强企业运营效率。却未曾料到东南亚复杂的地理环境和落后的交通条件,使企业打通“配送最后一公里”的计划大打折扣,企业制订的“当天下单,当天收货”目标难以完全执行。中通快递在柬埔寨自建分拨中心也遇到了与京东相似的问题。至于百世快递,其在泰国采取“自建分拨中心与末端网络加盟”的方式也受到了不小的挫折,泰国末端网络加盟市场没有中国那么成熟,消费者对加盟商缺乏信任,使百世快递在当地发展加盟商的行动举步维艰。

(四)服务功能单一影响企业未来发展

当前,东南亚快递市场的“原生态”极大激发了我国和其他国家快递企业争相开拓市场的热情。东南亚大部分地区的电子商务刚刚起步,消费者对快递企业所提供的服务没有过高的要求,对快递企业服务过错导致损失而投诉的比例也处于较低水平。例如,在中国市场,众多快递企业为广大消费者承诺的当日送达、隔日送达、13日送达等服务在大多东南亚市场尚未普遍涉及。另外,消费者还没有建立对电商平台的信任感,绝大多数货物采取平台下单,快递公司投递,客户收货验货,再支付货款的传统方式进行交易,快递公司甚至不承担货物的上门送达服务。我国一些快递企业目光短浅,面临东南亚市场的最低需求,没有看到原始市场下的未来发展机遇,只注重眼前利益,为降低成本,向客户只提供货物的中转服务,充当客户的中转器,其他增值服务一概缺失,严重影响了企业未来的发展。

   四、应对之策

(一)开发多种组合业务提高市场竞争能力

当前,我国快递企业在东南亚的主营业务仍然集中在重量位于2.5kg至20kg之间的跨境电商小型国际邮包,货源主要来自于东南亚消费者通过跨境电商平台从中国采购的货物,返程货物非常奇缺。至于其他业务,我国快递企业在东南亚涉足力度尚不明显。基于目前UPSFedExDHL等国际快递在东南亚立足未稳的有利时机,我国快递企业要勇于出击,开发一系列组合业务,抢占市场先机。例如,在现有2.5kg至20kg货物运输主营业务上形成市场垄断局面,同时,开发20kg以上中大型货物快递业务,逐步建立市场竞争优势,毕竟,随着东南亚经济的日益发展以及中国与东南亚跨境贸易政策的进一步开放,东南亚客户消费中大型商品的数量将与日俱增,今后,小型商品的主导地位有朝一日将被中大型商品取而代之。另外,我国快递企业要与东南亚本土快递企业、航空代理公司建立合作联盟关系,争取将更多的返程货物收入囊中。唯如此,才能形成小、中、大型货物快递业务相互搭配,去程、返程货物互相补充的良好竞争格局。

(二)优化运营模式降低经营风险

实践证明,因为面临市场下沉和面向终端消费者,我国快递企业在初期应该避免以直接投资方式进入东南亚市场,而投融资方式无疑是较为理想的选择,这在东南亚快递市场已经多次得到印证。以DHL为例,早在2015年,DHL大刀阔斧投入巨资试图打造东南亚快递自营网络,结果折戟而归。后来,USPFedEx进入东南亚市场初期也曾尝试直接投资自建物流网络,最终也重蹈DHL的覆辙。我国快递企业采取投融资方式进入东南亚市场时,应该选择当地最强的合作企业作为战略合作伙伴,但合作层次不要仅局限在开通送货网点、布局物流网络、共建快递线路上,应把合作的重点放在企业经营理念和企业文化的融入上,将中国快递企业打磨多年构建的企业优良传统和作风这一“快递文化”移植到东南亚合作企业的经营管理中,从而产生催化器作用,形成强有力的资源整合合力。为防止出现管理权与决策权的争端,我国快递企业应防患于未然,事先聘请精通东南亚政策、法律的专业人士设计投融资合作协议,将双方的管理权和决策权进行明确限定。

(三)推行共享仓配提高运营效率

从长远发展规划考量,设立海外仓将是我国快递企业打造东南亚境外市场优势的最终发展方向。快递企业与跨境电商相互协作,对境外客户群体购买商品的种类进行精准分析,事先将客户购买率比较高的商品实行全球采购,然后储存在海外仓,快递企业只需12天就可将商品送达客户,而传统跨境快递需要15天左右。但海外仓投资大,库存成本高,特别是客户退货导致的采购与保管双重成本,使企业压力倍增,若快递企业迫不得已提高快递收费,将增加消费者负担,在速度与价格上此消彼长,势必违背设立海外仓的初衷。目前,在东南亚市场全面布局海外仓的条件还不成熟,我国快递企业应共享仓配资源,例如,京东和阿里在东南亚已经布局了较为完善的海外仓,利用率尚未饱和,其他快递企业可以采取租赁和战略合作的方式共享京东和阿里的海外仓资源。另外,为有效打通“最后一公里”,我国快递企业应仿效国内的做法,与东南亚一些流量很多的社区和便利店合作建立快递线下网点,将客户分流到最方便的寄取点,增加客户的粘性。这样既降低了前期投入成本,又能提高企业运营效率。

(四)设置个性化服务注重长远发展

历史证明,价格战不是持久的常胜砝码,快递企业应将增值服务作为企业未来开发的主导业务。为保障在未来市场白热化竞争中生存和发展,我国快递企业在东南亚理当应对市场需求,设置个性化物流服务,不可千篇一律只提供低档次服务。在保证对所有客户提供优质“门到门”送达服务的基础上,还可为特定的客户设立当日特快、隔天投递、13天弹性送达等增值服务,利用个性化服务,增加企业利润源。基于当前东南亚快递市场尚未建立电商平台信任机制的实际情况,我国快递公司可捷足先登,率先开设物流金融、物流保险等多种服务项目。例如,为东南亚电商平台建立担保机制,设立货物保险、垫资或者代收货款业务,待东南亚客户与电商建立相互信任关系,跨境电商呈现爆发性增长后,东南亚客户对我国快递企业已经难舍难分。

 

友情链接